hóng
鸿
dū
都
mén
门
xué
学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
⒈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
引《后汉书·灵帝纪》:“始置鸿都门学生。”
李贤注:“鸿都,门名也,於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牘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
《后汉书·蔡邕传》:“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
清厉鹗《<石经考异>序》:“自洛入鄴,自汴入燕,之分其地,駮鸿都门学非太学, 魏石经非邯郸淳书。”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一七八年, 汉灵帝立鸿都门学。这个皇帝亲自创办的太学里,讲究辞赋、小说、绘画、书法,意在用文学艺术来对抗太学的腐朽经学。”
亦省称“鸿都学”。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艺。”
清陈培脉《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淹贯鸿都学,辉皇清庙珍。”
鸿(鴻)
⒈ 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⒉ 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⒊ 指书信:来鸿。
⒋ 姓。
grand、great、letter、swan goose
形声:从鸟、江声
species of wild swan; vast
都
⒈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⒉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⒊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⒋ 总:都为一集。
⒌ 居:“都卿相之位”。
⒍ 古代称头目、首领。
⒎ 姓。
都
⒈ 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⒉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all、big city、capital
皆、全
形声:从阝、者声
metropolis, capital; all, the whole; elegant, refined
门(門)
⒈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⒉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⒊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⒋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
)门长子。⒌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⒍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⒎ 量词:一门大炮。
⒏ 姓。
door、gate、gateway、ostium、phylum
象形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学(學)
⒈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⒉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⒊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⒋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study、learn
教
原为形声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