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血
(1) 传说杜鹃总要啼到口里出血才止,所以用“啼血”指杜鹃啼得悲苦
⒈ 指杜鹃鸟哀鸣出血或杜鹃哀鸣所出之血。杜鹃鸟口红,春时杜鹃花开即鸣,声甚哀切。古人误传其“夜啼达旦,血渍草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杜鹃》。参见“啼魂”。
引唐顾况《子规》诗:“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着子规。”
宋真山民《啄杜鹃》诗:“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清陈维崧《虞美人》词:“无聊笑捻花枝説,处处鹃啼血。”
鲁迅《野草·希望》:“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
啼
⒈ 哭,出声地哭:啼哭。啼泣。悲啼。啼笑皆非。
⒉ 鸟兽叫:啼鸣。啼叫。虎啸猿啼。
caw、crow、cry、ululate、weep loud
笑
形声:从口、帝声
weep, whimper; howl, twitter
血
⒈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⒉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⒊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血
⒈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blood、hemo、lifeblood
指事:从皿,“丿”像血形,表示器皿中盛血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