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寧﹞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
引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於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寧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寧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
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 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炼丹费火石,採药穷山川。卧海不关人,租税辽东田。”
按,诗本南朝齐谢朓《郡内登望》诗:“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
卧
⒈ 睡倒,躺或趴:卧倒。卧铺。卧室。卧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卧卧传中”)。卧槽。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卧虎(喻潜藏着人才)。
⒉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卧个鸡子儿。
for sleeping in、lie
坐
会意:从人、从臣
lie down; crouch
海
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⒋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⒌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⒎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⒏ 姓。
sea、big lake、a lots of、extra large
形声:从氵、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