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枝末节上过于严格地指摘。
(动)严格地选取好的,去掉坏的。现指故意找毛病。
⒈ 拨动;拨弄。
引唐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诗:“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
元萨都剌《灯草》诗:“但勤挑剔不惮劳,万炬金莲红药院。”
沙汀《龚老法团》:“他照例抽来一根香签,挑剔着烟哨里的烟粪。”
鲁迅《彷徨·孤独者》:“那地方的几个绅士所办的《学理周报》上,竟开始攻击我了,自然是决不指名的,但措辞很巧妙,使人一见就觉得我是在挑剔学潮。”
⒉ 过分指摘细微差错。
引明朱国桢《高先生墓志铭》:“有冷语挑剔者,余等皆偁疾不出。”
《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现在开了这个大门,以后尽多尽用,部里头还能再来挑剔我们吗?”
何为《第二次考试》:“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
⒊ 指点。《景德传灯录·郢州桐泉山和尚》作“挑揥”。
引《朱子语类》卷七八:“某尝欲作《书》説,竟不曾成,如制度之属,祗以疏文为本,若其他未稳处,更与挑剔,令分明,便得。”
《五灯会元·黄山轮禅师法嗣·郢州桐泉禅师》:“‘请师挑剔。’师曰:‘攂鼓转船头,棹穿波里月。’”
⒋ 书法中由下而上的一种笔划。 宋姜夔《续书谱·真》:“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
引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
苛求责备,吹毛求疵。
如:「挑剔灯火」。
挑
⒈ 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挑土。挑夫(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
⒉ 挑的东西:挑担。
⒊ 挖取:挑荠菜。
⒋ 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一挑儿白菜。
⒌ 选,拣:挑选。挑拣。挑剔。挑肥拣瘦。
⒍ 古同“佻”,佻达。
挑
⒈ 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挑起帘子。
⒉ 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挑打。
⒊ 拨弄,引动:挑拨。挑动。挑头。
carry on shoulder with a pole、choose、instigate、pick、raise、select、shoulder、stir up
形声:从扌、兆声
a load carried on the shoulders; to carry
剔
⒈ 分解骨肉,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把骨头上的肉剔干净。
⒉ 从缝隙或孔洞里往外挑拨东西:剔牙。
⒊ 把不好的挑出来:剔除。
get rid of、pick、pick out、reject
形声:从易、刂声
pick out; scrape off; scrape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