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
檀
huán
桓
中药名。黄蘖的根。
古地名。
⒈ 中药名。黄蘖的根。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檀桓》﹝集解﹞引陈藏器曰:“檀桓乃百岁檗之根,如天门冬,长三四尺,别在一旁,以小根缀之。一名檀桓芝。出灵寳方。”
⒉ 古地名。
引《文选·枚乘<七发>》:“迴翔青篾,衔枚檀桓。”
李善注:“青篾、檀桓,盖并地名。”
一说回旋之貌。 胡绍煐曰:“此言涛之初发,如车之回翔,马之檀桓……檀桓,犹盘桓,回旋之貌。”
檀
⒈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⒉ 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⒊ 〔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⒋ 〔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⒌ 姓。
形声:左形右声
sandalwood, hardwood; surname
桓
⒈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
⒉ 大:桓治(大治)。
⒊ 〔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⒋ 姓。
形声:从木、亘声
variety of tree; su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