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猪
lóng
龙
⒈ 龙首的猪。指安禄山。一本作“猪龙”。
引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唐玄宗﹞尝与( 安禄山 )夜燕, 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首。左右遽告帝。帝曰:‘此猪龙,无能为。’终不杀,卒乱中国。”
宋范成大《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忽报猪龙掀宇宙, 阿瞒虚读相书来。”
⒉ 一本作“猪龙”。后即用以代指安禄山。
引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又尝与夜燕, 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首,左右遽告帝。帝曰:‘此猪龙,无能为。’终不杀,卒乱中国。”
宋范成大《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忽报猪龙掀宇宙, 阿瞒虚读相书来。”
⒊ 泉名。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引宋苏轼《东坡志林·猪母佛》:“眉州青神县道侧有一小佛屋,俗谓之‘猪母佛’,云百年前有牝猪伏於此,化为泉,有二鲤鱼在泉中,云:‘盖猪龙也。’”
猪
⒈ 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猪倌。猪场。猪圈(
)。猪肉。生猪。野猪。种( )猪。⒉ 古同“潴”,水积存之处。
pig、swine、hog
形声:从犭、者声
pig, hog, wild boar
龙(龍)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dragon、imperial
原为形声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