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
第
èr
二
xìng
性
zhǐ
徵
第
⒈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⒉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⒊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
⒋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
⒌ 姓。
象形
sequence, number; grade, degree
二
⒈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⒉ 双,比:独一无二。
⒊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twain、two
两
指事
two; twice
性
⒈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性质。性格。性命(生命)。性能。个性。属性。
⒉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性。开放性。指令性。
⒊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性别。男性。女性。
⒋ 有关生物生殖的:性交。性欲。性爱。性感。性解放。
⒌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nature、character、sex、gender、quality
形声:从忄、生声
nature, character, sex
徵
⒈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徵
⒈ “征”的繁体字。
⒉ 召集。如:“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⒊ 責問、詢問。如:“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
⒋ 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⒌ 公開尋求、招請。如:“徵婚”、“徵文”、“誠徵女工”。
⒍ 課取、收取。如:“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
⒎ 預兆、跡象。如:“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
⒏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summon, recruit; musical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