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非常焦急不安。
引《史记·项羽本纪》:“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於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魏书·礼志三》:“臣等叩心絶气,坐不安席。”
宋苏轼《赐文武百寮文彦博已下上第一表请皇帝御正殿复常膳不允批答》:“朕即位二年,水旱继作,致灾之故,实惟冲人。既延及於无辜,復貽忧於文母。是以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东周列国志》第十回:“是日, 祭足被囚於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洩不通。 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形容心绪不宁,焦躁难安。
【解释】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近义词】坐立不安
【语法】坐不安席作谓语、定语;指坐立不安。
坐
⒈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⒉ 乘,搭:坐车。坐船。
⒊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⒋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⒌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⒍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⒎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⒏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⒐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⒑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⒒ 同“座”。
sit、sitz、squat
立、卧、站
会意:像两人坐在土上
sit; seat; ride, travel by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安
⒈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⒉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⒊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⒋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⒌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⒍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⒎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⒏ 姓。
quiet、clam、safe、set、peaceful、tranquil、be satisfied、secure
危
会意:从宀、从女
席
⒈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
)。⒉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⒊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席。宴席。酒席。
⒋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席。
⒌ 职位:主席。西席(塾师)。
⒍ 量词:一席酒。
⒎ 姓。
banquet、feast、mat、seat
会意:从巾、从庶
seat; mat; take seat; banq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