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树
yīn
荫
亦作“树阴”。
⒈ 亦作“树阴”。树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引《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结草室而居焉。”《魏书·魏收传》:“夏月坐板牀,随树阴讽诵。”杨朔《香山红叶》:“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树下日光照不到的地方。如:「夏日午后,总有三、五个老人搬张椅子,在树荫下乘凉闲谈。」也作「树阴」。
树(樹)shù(ㄕㄨˋ)
⒈ 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⒉ 种植,培育: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⒊ 立,建立:树立。树敌。
⒋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树梅花。
⒌ 姓。
arbor、tree、cultivate
形声:从木、对声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荫(蔭)yīn(一ㄣ)
⒈ 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阴影:树荫。
荫(蔭)yìn(一ㄣˋ)
⒈ 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shade
形声:上形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