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成仁
(1) 意思是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为维护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
⒈ 后泛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引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后汉书·班彪传论》:“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敍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
唐刘知几《史通·人物》:“斯并命代大才,挺生杰出,或陈力就列,功冠一时;或杀身成仁,声闻四海。”
清姚莹《再与方植之书》:“古有毁家紓难,杀身成仁者,彼独非丈夫耶?”
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杀身成仁,是革命党的本色。”
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东周列国志.第一○一回》:「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也作「杀身成义」。
【解释】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示例】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成仁取义、舍身求法、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为国损躯、光明正大、铁面无私、为国捐躯、舍己为人、舍身取义
【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急公好义、损人利己、降志辱身、自私自利
【语法】杀身成仁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