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经心
(1) 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⒈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引明任三宅《复耆民汪源论设塘长书》:“连年修西北二塘,责重塘长而空名应役,漫不经心,以致渐成大患,愈难捍御。”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识字》:“读书必须识字。今人口习授受,漫不经心。 《説文》、《玉篇》等书,束之高阁矣。”
杨朔《蓬莱仙境》:“老姐姐漫不经心一笑说:‘是不错嘛,你要什么有什么。’”
毫不留意。《三侠五义.第六九回》:「往往有那不读书的人,以为先生的饭食随便俱可,漫不经心的很多。那似这秦员外拿著先生当天神敬的一般。」也作「漫不经意」。
【解释】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出处】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示例】当时漫不经心,却等事后再去追怀。(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近义词】掉以轻心、漠不关心、视若无睹、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心不在焉、心神不属、魂不守舍、无所用心、不以为意
【反义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语法】漫不经心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由于工作学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