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悬之急
(1) 比喻极其困难、危险的境地。也说“倒悬之危”
缚住人的双足,使脸部朝下倒著悬挂起来。比喻处境极为艰困、危险。《后汉书.卷五八.臧洪传》:「但惧秋风扬尘,伯珪马首南向,张扬、飞燕旅力作难,北鄙将告倒悬之急,股肱奏乞归之记耳。」《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爨麦而炊,负户以汲;累卵之危,倒悬之急。」也作「倒悬之苦」、「倒悬之危」、「倒悬挨命」。
【解释】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示例】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近义词】倒悬之危、倒悬之苦
【语法】倒悬之急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处境极端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