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卧虎
(1) 藏伏着蛟龙,隐卧着猛虎。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
⒈ 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引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夏衍《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上海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向春《煤城怒火》第十六章三:“卧虎山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抗日的英雄好汉全聚了来。”
比喻潜藏著人才。如:「这地方藏龙卧虎,你可不要小觑他们。」也作「卧虎藏龙」。
【解释】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出处】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示例】这所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近义词】潜龙伏虎
【反义词】野无遗才、藏污纳垢、藏垢纳污
【语法】藏龙卧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有不平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