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之愚
(1)谦辞,指自己的见解
⒈ 对自己意见的谦词。犹言一点肤浅的见解。语出《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参见“一得”。
引宋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喜拜重来之命,试伸一得之愚。”
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潮汐》:“余復推其所以,故今先録燕宣二论於前,仍列史论并予一得之愚於底,以俟博识。”
鲁迅《集外集拾遗·<越铎>出世辞》:“吾儕庶士,坐观其成,儻不尽一得之愚,殆自放於国民之外。”
谦称自己的一些浅见。参见「千虑一得」条。
【解释】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示例】鲁迅《集外集拾遗·出世辞》:“倘不尽一得之愚,殆自放于国民之外。”
【近义词】一得之功、一孔之见
【语法】一得之愚偏正式;作宾语;用于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