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栖迟去路难,园林此日又冬残。天涯往事书难寄,客里新愁泪未乾。
故国栖迟去路难,园林此日又冬残。天涯往事书难寄,客里新愁泪未乾。
腊雪渐随芳草变,东风犹笑布袍单。堤边杨柳开青眼,肯傍梅花共岁寒。
腊雪渐随芳草变,东风犹笑布袍单。堤边杨柳开青眼,肯傍梅花共岁寒。

chūnyǒugǎn--wánghàn

guóchínányuánlínyòudōngcántiānwǎngshìshūnánxīnchóulèiwèigān

xuějiànsuífāngcǎobiàndōngfēngyóuxiàopáodānbiānyángliǔkāiqīngyǎnkěnbàngméihuāgòngsuìhán

王翰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 4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¹送客船。
译文:兄弟刚刚团聚又要分别,待到来年才能重逢相见;旅途千里迢迢不可畏,鼓风帆轻舟破浪过险关。
注释:¹万里长风:南朝宋代人宗悫年轻时,他的叔叔宗炳问他志愿,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书·宗悫传》。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译文:我万语千言难以叮咛,唯有一句应牢记心间;人生道路不能由命运来主宰,进取奋发才能掌握主动权。
第三首的主旨在于赠别。它是在忆别、惜别之后,赠言相勉,所以情绪激昂,不甘命运,要抗争自强。如果说前面两首侧重于感情的话,那么这一首则理智多于感情,奋发多于沉闷。仿佛看到漫远的长风,把在江波上闯荡的客船送走,有志趣高远之感和乘风击浪的气魄,显示出作者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总括别离,乘风上路,由于这一别又要一年才能见面,便不能不有赠言相嘱,所以便有“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的结句。全诗完整和谐,富予深意。这里的“万里长风”,不是随便用的。沿江驶船固然要有长风相助,但用了“万里长风”这四个字气势就很不凡,说明这所送的客船既不同于“凄雨孤舟”,也不同于“轻轻别棹”,虽有漫远之感,整个调子,却显得开朗乐观,壮阔有力,心情为之一振,精神也感奋。鲁迅在“谋生无奈”的情况下,经历了这场重大的离别,因此自奋图强之心,久蓄于胸。“从来一别”句叙离家之久,“万里长风”句述离家之远,表现了无限感慨。之后,便奋然发出了“文章得失不由天”的勉励之声。这首诗,脉络贯通得十分自然,铿锵有力,托住了三首组诗。它把浓重的离愁别绪,化作了积极的奋抗精神,较好地表现了主题。
参考资料:
1、 张紫晨.鲁迅诗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6页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lóng)¹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²
译文:夜晚独自一人站在台阶前看星辰明月,窗户外透着皎洁的月光。寒冷的夜里,树上落满了清霜,树叶已经凋落,只剩下孤零零的枝条,我心中愁绪难解。
注释:¹帘栊:为窗帘和窗牖。²丁香结:多以喻愁结不解。
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xiē),凭¹阑干欲折。两条玉箸(zhù)²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译文:深夜的寒冷夜不算彻骨,因为深心凝聚着的愁恨未曾停止。靠着栏杆,人都要站不住了。两行止不住的眼泪是也你而流,此夜情思,又能与谁诉说?
注释:¹凭:靠着。²玉箸:这里是喻眼泪。

zuìhuājiān ·jiēqiánxīngyòuyuè

féngyán dài 

jiēqiánxīngyòuyuè liánlóngpiānjiǎojié shuāngshùjìnkōngzhī chángduàndīngxiāngjié 
shēnhánchè nínghèncéngxiē pínglángānzhé liǎngtiáozhùwèijūnchuí xiāoqíng shuígōngshuō 
忝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后。
忝职畿(jī)(diàn)¹淹,滥陪时俊后。
译文:我侥幸在京城郊区任职,地处偏远,大多数时间都在接待一些高官权贵,因此忙碌不已。
注释:¹畿甸:指京城地区,泛指京城郊外的地方。
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译文:我自己的才能和策略都很平庸,势力单薄又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
牵役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sǒu)²
译文:我为俗务所拖累,心劳力薄,内心却向往幽静山野的隐逸之趣。
注释:¹牵役:为俗务所拖累。²岩薮:山泽;山野。
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译文:宗族中的贤者在马嵬建造了新的居所,这里的风景优美,真是稀世罕见、古来少有的好地方。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qú)口。
译文:这片居所靠近清澈的渭水旁边,泉水正好流经白渠的出入口,景色十分清静幽深。
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
(qūn)¹期赏会,挥忽²变星斗。
译文:我曾期待着到这个地方来欣赏美景,但一转眼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注释:¹逡巡:徘徊不进;滞留。²挥忽:倏忽。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sǒu)¹
译文:现在我乘着自己闲暇的时候,来到这里寻找幽静的地方,并拜访隐居在这里的文人雅士。
注释:¹幽叟:隐居的老人。
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
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¹
译文:进入这里,发现景色与以前大不相同,于是洗涤了心中的烦恼和尘垢。
注释:¹纷垢:纷多的污垢。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
译文:这片树林里很静谧,秋日景色十分宜人,池潭里的水非常清澈,月光皎洁得像白银一样。
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译文:池塘里的莲花正在盛开,散发出清新的香气,新摘的瓜果味道鲜美。
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滞拙(zhuō)¹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译文:我怀念曾经隐逸的生活,于是写下这些文字,并寄给自己的好朋友们。
注释:¹滞拙: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

wǎnxiàwéiqīngshūchítíngshìjīngdōuèrzhī--wángwān

tiǎnzhídiānyānlànpéishíjùnhòucáiqīnglièshìbáochángzǒu

qiānláofēngchénbǐngxīnzàiyánsǒuzōngxiánkāibiéxíngshèngdàiǒu

zhúràoqīngwèibīnquánliúbáikǒuqūnxúnshǎnghuìhuībiànxīngdòu

dǎichéngxiányīnér访fǎngyōusǒuláishūjǐngxíngfēngòu

línjìngqiūduōtánshēnyuèguānghòushèngxiāngliánjìnchāixīnwèiguāchūpōu

zhìzhuō怀huáiyǐnlúnshūzhīliángyǒu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可怜¹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²东头?是天外,空汗漫³,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héng)不嫁谁留?
译文: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
注释:¹可怜:可爱。言中秋之月团圆皎洁,惹人生爱。²光影:指月亮。³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⁴姮娥:即月里嫦娥。据神话传说,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药,乘风奔月,从此永居月宫。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谓经海底问无由¹,恍惚²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³。虾(há)(má)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yàng),云何渐渐如钩?
译文: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注释:¹问无由:无从查询。²恍惚:谓此说迷离恍惚,不可捉摸。³玉殿琼楼:神话传说谓月中自有“琼楼玉宇烂然”(《拾遗记》),故俗称“月宫”。⁴故堪:固然能够。⁵无恙:完好无损。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诗不可胜计,咏月词也多得不可胜数 。但是 ,真正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却并不很多,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 。

  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天问》,全篇是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使用《天问 》体,而创作的这首《木兰花慢》,构思新颖,想象奇瑰 ,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人不同,他不思乡,不怀人,不吊古,而是紧紧抓住黎明前的刹那时间 ,象伟大诗人屈原那样,驰骋想象的翅膀,连珠炮似的对月发出一个个疑问,把有关月亮的一些优美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织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绚丽图画,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请看他那妙趣横生的发问是: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接着又问: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这些问题,问得异想天开,而又饶有兴味。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离开人间而独居于广寒宫。于是,作者又发问: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词人这一连串的发问,把我们带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 ,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问得妙。

  当然 ,稼轩写这首词不只是驰骋艺术才思而已,其中也有着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在诗词中,向月亮发问,前已有之,不算什么发明创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然而,这首词中所提出的一些疑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大胆猜测,却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个科学现象的发现,曾引起天文学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观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时,已经隐约猜测到这种自然现象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 》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谓“豪 ”,就是豪纵跌宕 ,横绝古今 ;所谓“放 ”,就是雄放恣肆,别开天地。辛弃疾的词,的确达了这种境界。他这首用《天问》体写词,通篇设问,一问到底,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并且,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即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

lánhuāmàn··zhōngqiūyǐnjiǔ--xīn

liánjīnyuèxiàngchùyōuyōushìbiéyǒurénjiānbiāncáijiànguāngyǐngdōngtóushìtiānwàikōnghànmàndànzhǎngfēnghàohàosòngzhōngqiūfēijìnggēnshuíhéngéjiàshuíliú

wèijīnghǎiwènyóuhuǎng使shǐrénchóuwànzhǎngjīngzònghéngchù殿diànqiónglóuxiākānshuǐwènyúnjiěchénruòdàodōuyàngyúnjiànjiàngōu

天有过乎?有之。陵历斗蚀是也。地有过乎?有之。崩弛竭塞是也。天地举有过,卒不累覆且载者何?善复常也。人介乎天地之间,则固不能无过,卒不害圣且贤者何?亦善复常也。故太甲思庸,孔子曰勿惮改过,扬雄贵迁善: 皆是术也。
天有过¹乎?有之。陵历斗蚀²是也。地有过乎?有之。崩弛竭(jié)(sè)是也。天地举³有过,卒不累(lèi)且载者何?善复常也。人介乎天地之间,则固¹⁰不能无过,卒不害¹¹圣且贤者何?亦善复常也。故太甲¹²思庸¹³,孔子曰勿惮(dàn)¹⁴改过,扬雄¹⁵贵迁善¹⁶: 皆是术¹⁷也。
译文:上天有过错吗?有的,日月星辰在运行中产生的各种天体现象就是。大地有过错吗?有的,山陵崩塌、河流干枯淤塞就是。上天大地都有过错,但最后也不妨碍他们覆载万物,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天地善于恢复常态。人生存于天地之间,不可能没有过错,但最后不妨碍他成为贤圣,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善于恢复常态。所以太甲思考正常之道。孔子说:“不要害怕改正错误。”扬雄以以迁善为贵,都是这个道理。
注释:原:一种论说文体。主要是对事物的本琢进行探究和讨论。¹过:过失,过错。²陵历斗蚀:冲犯、遭遇、撞击、亏损。指日月星辰在运行中产生的各种天体现象。³举:全,都。⁴卒:最终。⁵不累:不连累、拖累。⁶覆:盖,泽被。⁷载:承载。⁸善复常:关于恢复常态。⁹介:在两者之间。¹⁰固:固然,本来。¹¹害:妨害,妨碍。¹²太甲:商汤的嫡长孙,是商朝的第四位君主。¹³思庸:思考正常之道。¹⁴惮:害怕,畏惧。¹⁵扬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人。¹⁶贵迁善:以迁善为贵。¹⁷术:方法,道理。
予之朋,有过而能悔,悔而能改,人则曰:“是向之从事云尔。今从事与向之从事弗类,非其性也,饰表以疑世也。”夫岂知言哉?天播五行于万灵,人固备而有之。有而不思则失,思而不行则废。一日咎前之非,沛然思而行之,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顾曰:“非其性”,是率天下而戕性也。
¹之朋²,有过而能悔,悔而能改,人则曰:“是向³之从事云尔。今从事与向之从事弗类,非其性也,饰表疑世¹⁰也。”夫岂知言¹¹哉?天播¹²五行¹³于万灵¹⁴,人固¹⁵备而有¹⁶之。有而不思则失,思而不行¹⁷则废。一日咎(jiù)¹⁸前之非¹⁹,沛(pèi)²⁰思而行之,是失而复²¹得,废而复举²²也; 顾²³曰:“非其性”,是率²⁴天下而戕(qiāng)²⁵性也。
译文:我的朋友,有错误而能悔过,悔过后而能改正的,人们会说:“还是原来的行事罢了。现在的行事与原来的行事不一样,并非他的本性,是他粉饰外表来迷惑世人而已。”这难道是有见解的言论吗?
注释:¹予:我。朋²:朋友。³向:过去,从前。⁴从事:行事,办事。⁵云尔:而已。罢了。⁶弗类:不相类,不相同。⁷性:本性。⁸饰表:粉饰外表。⁹以:来,用来。¹⁰疑世:疑惑、欺骗世人。¹¹知言:有见识的言论。¹²播:播种,赋予。¹³五行:指仁、义、礼、智、信五常。¹⁴万灵:万物的灵长,指人类。¹⁵固:固然,本来。¹⁶备而有:具备而拥有。¹⁷行:施行、践行。¹⁸咎:怪罪,这里指反省。¹⁹前之非:以前的过失。²⁰沛然:迅速的样子。²¹复:又,重新。²²举:兴起。²³顾:表示轻微的转折。²⁴率:率领,带领。²⁵戕:戕害,杀害。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已而得之,曰:“非夫人之财,向篡于盗矣”,可欤?不可也!财之在己,固不若性之为己有也。财失复得,曰:“非其财”,且不可;性失复得,曰:“非其性”,可乎?
且如¹人有财,见²(cuàn)³于盗,已而得之,曰:“非夫人之财,向篡于盗矣”,可欤(yú)?不可也!财之在己,固不若性之为己有也。财失复得,曰:“非其财”,且不可;性失复得,曰:“非其性”,可乎?
译文:上天播种仁、义、礼、智、信五常于人类,人本来也都具备。拥有而不思考就会失去,思考而不践行就会废弃。有一天责备以前的错误,马上思考而又践行,于是失而复得,废弃而重新具备了。可是有人说这并非人的本性,这是率领天下来残害人性。比如人有钱,被盗贼强行抢走,后来又重新找回,说:“这不是他的钱财,因为以前被盗贼抢走过。”可以吗?不可以。财物属于自己,固然比不上天性为自己拥有。财物失而复得,说不是他的财物尚且不行,天性失而复得,说不是他的本性了,难道可以吗?
注释:¹如:比如。²见:被。³篡:夺取。⁴已而:不久,后来。⁵得之:重新找回来。⁶夫人:这个人。⁷欤: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⁸不若:比不上。⁹且:尚且。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