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炎虙炎虙的意思_解释_造句

yán

炎虙

拼音 yán fú 注音 一ㄢˊ ㄈㄨˊ
拼音 yán fú 注音 一ㄢˊ ㄈㄨˊ
结构 (上下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炎虙的意思
词语解释:
炎帝神农氏和太皞伏羲氏的并称。虙,通"伏"。
引证解释:

⒈ 炎帝神农氏和太皞伏羲氏的并称。虙,通“伏”。

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二国与神州故同柢……是以有黄中而无阴血,无所析也。非是,则羼於石民,烝尝於炎虙者,谓之沴气。”

网络解释:

炎虙

  • 炎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 fú ,是炎帝神农氏和太皞伏羲氏 的并称。
  • 字义分解
    读音:yán

    基本字义

    yán(一ㄢˊ)

    ⒈  热:炎热。炎凉(a.气候的热和冷;b.喻人情势利,或亲热攀附,或冷漠疏远,反复无常)。趋炎附势。炎炎(灼热;火炽盛;引申为兴盛,亦指威势显赫)。

    ⒉  身体的一部分发生红、肿、热、痛的现象:炎症。

    ⒊  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中的一位,并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象征:炎帝。炎黄。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burning hot、inflammation

    造字法

    会意:从二火

    English

    flame, blaze; hot

    读音:f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⒈  姓。

    统一码

    虙字UNICODE编码U+8659,10进制: 34393,UTF-32: 00008659,UTF-8: E8 99 99。

    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