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修史修史的意思_解释_造句

xiū

shǐ

修史

拼音 xiū shǐ 注音 ㄒ一ㄡ ㄕˇ
拼音 xiū shǐ 注音 ㄒ一ㄡ ㄕˇ
结构 (左右结构) (单一结构)
修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编纂国史。
引证解释:

⒈ 编纂史书。

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齐梁二代又置修史学士, 陈氏因循,无所变革。”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于志寧为僕射修史,恨不得学士:来济为学士,恨不得修史。”

国语词典:

编纂国史。

网络解释:

修史 (清朝官员)

  • 修史,历史人物,中国清朝官员。
  • 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在1758年,接替前任官员陈鹏程,于台湾担任彰化县儒学训导,主要为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品等为从七品。他的继任官员为林虎榜。
  • 修史 (汉语词汇)

  • 修史,xiū shǐ ,汉语词汇。意为:编纂、编写史书。
  • 字义分解
    读音:xiū

    基本字义

    xiū(ㄒ一ㄡ)

    ⒈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⒉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⒊  剪或削:修剪。

    ⒋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⒌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⒍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⒎  长(cháng ),高:修长。

    ⒏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⒐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repair、build、decorate、mend、trim

    相关字词

    建、筑

    造字法

    形声:从彡、攸声

    读音:shǐ

    基本字义

    shǐ(ㄕˇ)

    ⒈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⒉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

    ⒊  古代官职:刺史。御史。

    ⒋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stor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history, chronicle, annal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