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葈耳葈耳的意思_解释_造句

ěr

葈耳

拼音 xǐ ěr 注音 ㄒ一ˇ ㄦˇ
拼音 xǐ ěr 注音 ㄒ一ˇ ㄦˇ
结构 (上下结构) (单一结构)
葈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果实称苍耳子,倒卵形,有刺,易附于人畜体上到处传播,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 即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果实称苍耳子,倒卵形,有刺,易附于人畜体上到处传播,可入药。

《楚辞·王逸<九思·哀岁>》:“椒瑛兮湼污,葈耳兮充房。”
原注:“葈耳,恶草名也。”

网络解释:

葈耳

  • 即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果实称苍耳子,倒卵形,有刺,易附于人畜体上到处传播,可入药。
  • 字义分解
    读音:xǐ

    基本字义

    xǐ(ㄒ一ˇ)

    ⒈  〔葈耳〕即“苍耳”,一种草本植物,果实苍耳子入药,如“葈葈兮充房。”

    统一码

    葈字UNICODE编码U+8448,10进制: 33864,UTF-32: 00008448,UTF-8: E8 91 88。

    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读音:ěr

    基本字义

    ěr(ㄦˇ)

    ⒈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⒉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⒊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⒋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⒌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⒍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汉英互译

    EENT、aur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r; merely, only; handl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