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席槀席槀的意思_解释_造句

gǎo

席槀

拼音 xí gǎo 注音 ㄒ一ˊ ㄍㄠˇ
拼音 xí gǎo 注音 ㄒ一ˊ ㄍㄠˇ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席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席藁"。 2.以稿荐为坐席。古时臣下表示请罪的一种方式。亦用作居丧的礼节。 3.指贫家的坐卧之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席藁”。

⒉ 以稿荐为坐席。古时臣下表示请罪的一种方式。亦用作居丧的礼节。《晋书·礼志中》作“席槀”。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应侯席槀请罪。”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席藁私室,以待斧鉞之诛。”
清丁澎《风霾行》:“丞相席藁请避位,帝曰咨尔言非虚。”
《宋书·礼志二》:“陛下以万乘之尊,履布衣之礼,服粗席藁,水饮蔬食。”

⒊ 指贫家的坐卧之具。

唐王维《酬诸公见过》诗:“媿无莞簟,班荆席藁。”
清黄宗羲《书澹斋事》:“夏则竹扇疏巾,冬则席藁败絮。”

网络解释:

席槀

  • 词语解释
  • 亦作“ 席藁 ”。 1.以稿荐为坐席。古时臣下表示请罪的一种方式。亦用作居丧的礼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应侯 席槀请罪。”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自知渎犯天威,罪在不赦,席藁私室,以待斧钺之诛。” 清 丁澎 《风霾行》:“丞相席藁请避位,帝曰咨尔言非虚。”《宋书·礼志二》:“陛下以万乘之尊,履布衣之礼,服粗席藁,水饮蔬食。”《晋书·礼志中》作“席槀”。
  • (2).指贫家的坐卧之具。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媿无莞簟,班荆席藁。” 清 黄宗羲 《书澹斋事》:“夏则竹扇疏巾,冬则席藁败絮。”
  • 字义分解
    读音:xí

    基本字义

    xí(ㄒ一ˊ)

    ⒈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

    ⒉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⒊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席。宴席。酒席。

    ⒋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席。

    ⒌  职位:主席。西席(塾师)。

    ⒍  量词:一席酒。

    ⒎  姓。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banquet、feast、mat、seat

    造字法

    会意:从巾、从庶

    English

    seat; mat; take seat; banquet

    读音:gǎo

    基本字义

    gǎo(ㄍㄠˇ)

    ⒈  同“槁”。

    异体字

    English

    draft, manuscript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