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韦杜韦杜的意思_解释_造句

wéi

韦杜

拼音 wéi dù 注音 ㄨㄟˊ ㄉㄨˋ
拼音 wéi dù 注音 ㄨㄟˊ ㄉㄨˋ
结构 (单一结构) (左右结构)
韦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韦氏居韦曲,杜氏居杜曲,皆在长安城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 2.指长安城南的韦曲﹑杜曲。唐望族韦氏﹑杜氏世居于此。山青水秀,林木繁茂,为当时游览胜地。后亦借指风景秀丽之地。
引证解释:

⒈ 唐代韦氏、 杜氏的并称。 韦氏居韦曲,杜氏居杜曲,皆在长安城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

宋程大昌《雍录》卷七:“杜县与五代都城谨相并附,故古事著迹此地者多也。语谓‘城南韦杜,去天五天’,以其迫近帝都也。”
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中:“﹝樊川﹞长安名胜之地。 周处士韦夐、唐杜公牧之、祁国杜公奇章、牛公之居,皆在焉。 唐人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可见昔时之盛。”

⒉ 指长安城南的韦曲、杜曲。唐望族韦氏、 杜氏世居于此。山青水秀,林木繁茂,为当时游览胜地。后亦借指风景秀丽之地。

唐韩愈《出城》诗:“暂出城门蹋青草,远於林下见春山。应须韦杜家家到,秖有今朝一日閒。”
宋陈师道《城南寓居》诗之一:“游子莫何归? 韦杜城南村。”
清龚自珍《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词:“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国语词典:

唐代的韦氏与杜氏为望族,故用以比喻名门贵族。

网络解释:

韦杜

  • 韦杜:词语
  • 韦杜:中共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党委组织委员
  • 韦杜 (词语)

  • 韦杜,汉语词汇,一指唐 代 韦 氏、 杜 氏的并称;二指 长安 城南的 韦曲 、 杜曲 。
  • 字义分解
    读音:wéi

    基本字义

    韦(韋)wéi(ㄨㄟˊ)

    ⒈  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韦编三绝(喻读书刻苦)。

    ⒉  〔韦伯〕磁通量实用单位,一韦伯等于108麦克斯韦。

    ⒊  姓。

    异体字

    • ?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anned leather; surname;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78

    读音:dù

    基本字义

    dù(ㄉㄨˋ)

    ⒈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⒉  阻塞(),堵塞():杜绝。杜塞()。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⒊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⒋  姓: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prevent、shut out、stop

    造字法

    形声:从木、土声

    English

    stop, prevent; restrict; surnam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