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柱国柱国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ù

guó

柱国

拼音 zhù guó 注音 ㄓㄨˋ ㄍㄨㄛˊ
拼音 zhù guó 注音 ㄓㄨˋ ㄍㄨㄛˊ
结构 (左右结构) (全包围结构)
柱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都。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唐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
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引证解释:

⒈ 国都。

《战国策·齐策三》:“安邑者, 魏之柱国也; 晋阳者, 赵之柱国也; 鄢郢者, 楚之柱国也。”
姚宏注:“柱国,都也。”
鲍彪注:“言其於国,如室有柱。”

⒉ 官名。 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 唐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参见“上柱国”。

《鹖冠子·王鈇》:“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政。”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击破楚骑於平阳,遂降彭城,虏柱国项陀。”
唐元稹《宋常春等内僕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⒊ 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后汉书·杨震传赞》:“杨氏载德,仍世柱国。”
李贤注:“言世为国柱臣也。”

国语词典:

国都。

网络解释:

柱国

  • 古代官名。柱国,又称上柱国,中国古代官名。战国楚置,时立覆军杀将有战功者为上柱国。北魏置“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杀后此官遂废。亦作国都名或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 字义分解
    读音:zhù

    基本字义

    zhù(ㄓㄨˋ)

    ⒈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⒉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umniation、mast、pole、post

    造字法

    形声:从木、主声

    English

    pillar, post; support; lean on

    读音:guó

    基本字义

    国(國)guó(ㄍㄨㄛˊ)

    ⒈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⒉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⒊  姓。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country、nation、national、st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囗、从玉

    English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