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獭胆獭胆的意思_解释_造句

dǎn

獭胆

拼音 tǎ dǎn 注音 ㄊㄚˇ ㄉㄢˇ
拼音 tǎ dǎn 注音 ㄊㄚˇ ㄉㄢˇ
结构 (左中右结构) (左右结构)
獭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獭的胆囊。传说能把酒分开,亦可供药用。

引证解释:

⒈ 獭的胆囊。传说能把酒分开,亦可供药用。

宋黄庭坚《萧葛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獭胆能分杯,虎魄妙拾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水獭》﹝正误﹞引寇宗奭曰:“古语云:‘蟾肪软玉,獭胆分杯’,谓以胆涂竹刀或犀角篦上,画酒中即分也。尝试之,不验,盖妄传耳。但涂杯唇,使酒稍高于盏面耳。”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水獭》﹝附方﹞:“月水不通獭胆丸:用乾獭胆一枚,乾狗胆、硇砂……醋糊丸緑豆大,每于食前服五丸。”

网络解释:

獭胆

  • 獭胆,中药名。为鼬科动物水獭LutralutraLinnaeus、江獭LutraperspicillataGeoffroy、小爪水獭AonyxcinereaIlliger的胆汁。水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江獭分布于广东珠江口沿海和云南南部地区。小爪水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明目退翳,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翳膜遮睛,小儿发热咳嗽,金创疼痛,瘰疬结核。
  • 字义分解
    读音:tǎ

    基本字义

    獭(獺)tǎ(ㄊㄚˇ)

    ⒈  〔水獭〕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⒉  〔旱獭〕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⒊  〔海獭〕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otter

    造字法

    形声:从犭、赖声

    English

    otter

    读音:dǎn

    基本字义

    胆(膽)dǎn(ㄉㄢˇ)

    ⒈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⒉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

    ⒊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胆。暖瓶胆。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urage、gallbladder

    造字法

    形声:从月、旦声

    English

    gall bladder; bravery, courag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