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八百诸侯八百诸侯的意思_解释_造句

bǎi

zhū

hóu

八百诸侯

拼音 bā bǎi zhū hóu 注音 ㄅㄚ ㄅㄞˇ ㄓㄨ ㄏㄡˊ
拼音 bā bǎi zhū hóu 注音 ㄅㄚ ㄅㄞˇ ㄓㄨ ㄏㄡˊ
结构 (单一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八百诸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殷末八百诸侯国。
引证解释:

⒈ 指殷末八百诸侯国。

《史记·齐太公世家》:“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
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八百诸侯,专心同德。”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指 殷 末八百诸侯国。

八百诸侯

  • 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灭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当时,周的疆域西自甘肃灵台,东至河洛,并且占有长江、汉水、汝河流域广大地区,取得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兴建都邑,在丰水东岸新建镐京,积极做好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准备,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洛阳北)。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人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这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实际上是灭商的总动员。武王下令将士准备好船只,向黄河对岸进攻,落后者将以军法处置。顷刻间千舟竞发,浪花飞溅,周军迅速到达了对岸。但武王又急令返回,原来武王此战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渡河战斗演练,同时要借机探明诸侯国的虚实。通过这次演练,武王认为一举灭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而引兵暂退。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这就是“八百诸侯会盟津”。
  • 字义分解
    读音:bā

    基本字义

    bā(ㄅㄚ)

    ⒈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igh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读音:bǎi

    基本字义

    bǎi(ㄅㄞˇ)

    ⒈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hundred、all kind of

    造字法

    会意:从一、从白

    English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读音:zhū

    基本字义

    诸(諸)zhū(ㄓㄨ)

    ⒈  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

    ⒉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⒊  犹“之”:“能事诸乎?”。

    ⒋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

    ⒌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⒍  姓。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all、various

    造字法

    形声:从讠、者声

    English

    various, all, these; surname

    读音:hóu

    基本字义

    hóu(ㄏㄡˊ)

    ⒈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⒉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⒊  姓。

    其他字义

    hòu(ㄏㄡˋ)

    ⒈  〔闽侯〕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异体字

    • 帿
    • ?
    • ?
    • ?
    • ?

    汉英互译

    a high official、marqu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arquis, lord; target in archery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