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铛脚刺史铛脚刺史的意思_解释_造句

chēng

jiǎo

shǐ

铛脚刺史

拼音 chēng jiǎo cì shǐ 注音 ㄔㄥ ㄐ一ㄠˇ ㄘˋ ㄕˇ
拼音 chēng jiǎo cì shǐ 注音 ㄔㄥ ㄐ一ㄠˇ ㄘˋ ㄕˇ
结构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左右结构) (单一结构)
铛脚刺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大鼎守沧州,郑德本守瀛州,贾敦颐守冀州,皆有治名,故河北称为铛脚刺史。
引证解释:

⒈ 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鐺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

《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大鼎》:“﹝薛大鼎﹞贞观中,累转鸿臚少卿、 沧州刺史……时与瀛州刺史贾敦颐、曹州刺史郑德本,俱有美政, 河北称为‘鐺脚刺史’。”

网络解释:

铛脚刺史

  • 唐大鼎守沧州,郑德本守瀛州,贾敦颐守冀州,皆有治名,
  • 故河北称为铛脚刺史。
  • 摘自明张岱所著《夜航船》
  • 字义分解
    读音:chēng

    基本字义

    铛(鐺)dāng(ㄉㄤ)

    ⒈  同“当”。

    其他字义

    铛(鐺)chēng(ㄔㄥ)

    ⒈  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饼铛。

    ⒉  温器:酒铛。茶铛。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钅、当声

    English

    frying pan; warming vessel

    读音:jiǎo

    基本字义

    jiǎo(ㄐ一ㄠˇ)

    ⒈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脚镣。脚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⒉  最下部:脚注。山脚。墙脚。

    ⒊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脚料。

    ⒋  〔脚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⒌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háng )。脚钱。拉脚。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feet、footsie、pettitoes、trilby

    相关字词

    足、手、头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

    读音:cì

    基本字义

    cì(ㄘˋ)

    ⒈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

    ⒉  暗杀:刺客。被刺。行刺。

    ⒊  侦探,打听:刺探。

    ⒋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刺。讥刺。

    ⒌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刺。鱼刺。刺丛。

    其他字义

    cī(ㄘ)

    ⒈  象声词:刺地滑了一跤。

    异体字

    • ?
    • ?
    • 刺

    汉英互译

    puncture、stab、stabbed、stick、sting、thorn、thrust

    造字法

    形声:右形左声

    English

    stab; prick, irritate; prod

    读音:shǐ

    基本字义

    shǐ(ㄕˇ)

    ⒈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⒉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

    ⒊  古代官职:刺史。御史。

    ⒋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stor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history, chronicle, annal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