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十二律十二律的意思_解释_造句

shí

èr

十二律

拼音 shí èr lǜ 注音 ㄕˊ ㄦˋ ㄌㄩˋ
拼音 shí èr lǜ 注音 ㄕˊ ㄦˋ ㄌㄩˋ
结构 (单一结构) (单一结构) (左右结构)
十二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引证解释:

⒈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
《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

国语词典: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

网络解释:

十二律

  • 十二律,是一种律制。即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论乐称“律吕不易”。《后汉书·律历志上》载:“元和元年,待诏侯钟律殷肜上言:‘官无晓六十律以准调音者。故待诏严崇具以准法教子男宣,宣通习。愿召宣补学官,主调乐器。’诏曰:‘崇子学审晓律,别其族,协其声者,审试。不得依托父学, 以聋为聪。声微妙,独非莫知,独是莫晓。以律错吹,能知命十二律不失一, 方为能传崇学耳。”
  • 字义分解
    读音:shí

    基本字义

    shí(ㄕˊ)

    ⒈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⒉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⒊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cade、ten、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读音:èr

    基本字义

    èr(ㄦˋ)

    ⒈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⒉  双,比:独一无二。

    ⒊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twain、tw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wo; twice

    读音:lǜ

    基本字义

    lǜ(ㄌㄩˋ)

    ⒈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⒉  约束:律己。

    ⒊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⒋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⒌  姓。

    异体字

    • 律

    汉英互译

    law、restrain、rule

    造字法

    形声:从彳、聿声

    English

    statute, principle, regulatio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