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麋舌麋舌的意思_解释_造句

shé

麋舌

拼音 mí shé 注音 ㄇ一ˊ ㄕㄜˊ
拼音 mí shé 注音 ㄇ一ˊ ㄕㄜˊ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单一结构)
麋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名。麋,通"蘪"。
引证解释:

⒈ 草名。麋,通“蘪”。

《尔雅·释草》:“萿,麋舌。”
郭璞注:“今麋舌草,春生,叶似舌。”
南朝梁沉约《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雁齿、麋舌、牛脣、彘首。”

网络解释:

麋舌

  • 麋舌,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草名。
  • 字义分解
    读音:mí

    基本字义

    mí(ㄇ一ˊ)

    ⒈  〔麋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鹿、米声

    English

    elk; surname

    读音:shé

    基本字义

    shé(ㄕㄜˊ)

    ⒈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⒉  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⒊  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⒋  铃或释中的锤。

    ⒌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lingua、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