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北周北周的意思_解释_造句

běi

zhōu

北周

拼音 běi zhōu 注音 ㄅㄟˇ ㄓㄡ
拼音 běi zhōu 注音 ㄅㄟˇ ㄓㄡ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三包围结构)
北周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朝代名。

引证解释:

⒈ 朝代名。 北朝之一。公元557年初宇文泰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 ),史称北周,亦称后周。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为隋所代。共历五帝,二十五年。

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557~581)​北朝诸朝之一。鲜卑族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主自立,国号周,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为「北周」。至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传至静帝为杨坚所篡,共历五帝、二十五年。

词语翻译
英语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557-581)​, on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法语
Dynastie Zhou du Nord
网络解释:

北周

  •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北周。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 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 字义分解
    读音:běi

    基本字义

    běi(ㄅㄟˇ)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⒉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其他字义

    bèi(ㄅㄟˋ)

    ⒈  古同“背”,违背,违反。

    异体字

    • ?
    • 北

    汉英互译

    nor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读音:zhōu

    基本字义

    zhōu(ㄓㄡ)

    ⒈  圈子,环绕: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a.环绕;b.周到)。

    ⒉  普遍、全面:周身。周延。周全。周游。

    ⒊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⒋  完备: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⒌  给,接济:周济。

    ⒍  中国朝代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

    ⒎  姓。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week、Chou、all、all over、circumference、thoughtfu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Zhou dynasty; circumferenc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