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麇骇雉伏麇骇雉伏的意思_解释_造句

jūn

hài

zhì

麇骇雉伏

拼音 jūn hài zhì fú 注音 ㄐㄨㄣ ㄏㄞˋ ㄓˋ ㄈㄨˊ 词性 成语
拼音 jūn hài zhì fú 注音 ㄐㄨㄣ ㄏㄞˋ ㄓˋ ㄈㄨˊ
词性 成语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麇骇雉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麕骇雉伏'。
形容惊怕躲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麕骇雉伏”。形容惊怕躲藏。

《新唐书·逆臣传下·秦宗权》:“自关中薄青齐,南繚荆郢,北亙卫滑,皆麕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形容惊怕躲藏。

【出处】《新唐书·秦宗权》:“自关中薄青齐,南缭荆郢,北亘卫滑,皆麇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

【语法】麇骇雉伏作宾语、状语;用于惊慌害怕等。

麇骇雉伏

  • 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 字义分解
    读音:jūn

    基本字义

    jūn(ㄐㄨㄣ)

    ⒈  古书上指獐子。

    其他字义

    qún(ㄑㄨㄣˊ)

    ⒈  成群:麇至。麇集(聚集,群集)。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general name for the hornless deer; to collect to band together

    读音:hài

    基本字义

    骇(駭)hài(ㄏㄞˋ)

    ⒈  惊惧:骇叹(惊叹)。骇惧。骇然。骇人听闻。惊涛骇浪。

    ⒉  惊起,散。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astonished、be shocked

    造字法

    形声:从马、亥声

    English

    terrify, frighten, scare; shock

    读音:zhì

    基本字义

    zhì(ㄓˋ)

    ⒈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⒉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⒊  城墙:雉堞。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pheasant

    English

    pheasant; crenellated wall

    读音:f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⒈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⒌  隐藏:伏兵。埋伏。

    ⒍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