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蒲芦蒲芦的意思_解释_造句

蒲芦

拼音 pú lú 注音 ㄆㄨˊ ㄌㄨˊ
拼音 pú lú 注音 ㄆㄨˊ ㄌㄨˊ
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蒲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蒲草和芦苇。
蒲且。
蚌蛤之属。
引证解释:

⒈ 蒲草和芦苇。

元杨载《雷江阻风寄池阳通守周南翁》诗:“繫舟江岸隐蒲芦,坐听篙师制疾徐。”
《红楼梦》第五十回:“李紈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 湘云又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也。”

⒉ 蒲且。

《文选·张华<励志诗>》:“蒲芦縈缴,神感飞禽。”
吕向注:“蒲芦,即蒲且也。”

⒊ 蚌蛤之属。

《大戴礼记·夏小正》:“玄雉入于淮为蜃。蜃者,蒲卢也。”

国语词典: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网络解释:

蒲芦

  • 蒲芦,汉语词语,指蒲草和芦苇。
  • 字义分解
    读音:pú

    基本字义

    pú(ㄆㄨ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⒉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⒊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⒋  古同“匍”,匍伏。

    ⒌  姓。

    造字法

    形声:从艹、浦声

    English

    type of rush; vine

    读音:lú

    基本字义

    lú(ㄌㄨˊ)

    ⒈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⒉  姓。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ushes, reed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