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格致格致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ì

格致

拼音 gé zhì 注音 ㄍㄜˊ ㄓˋ
拼音 gé zhì 注音 ㄍㄜˊ ㄓˋ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格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格致gézhì

(1) “格物致知”的略语,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2) 清朝末年讲西学的人用它做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总称

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呐喊》自序
引证解释:

⒈ 风格气韵。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昌花写生逼真,而笔法輭俗,殊无古人格致。”
《朱子语类》卷七八:“况先汉文章重厚有力量,今《大序》格致极轻,疑是晋宋间文章。”

⒉ “格物致知”的略语。

元金履祥《告鲁斋先生谥文》:“禀刚明高大之操,躬格致服行之学。”
明张宁《方洲杂言》:“世之有量者,无不自识中来。此格致之功,所以先于诚正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义理无尽,心思亦无尽。人苟能格致,不患其穷也。”

⒊ 清末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

郑观应《盛世危言·教养》:“故西人广求格致,以为教养之方。”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其最可嗤鄙者,则有‘格致’二字。格致者何? 日本所谓物理学也。”
鲁迅《<呐喊>自序》:“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

国语词典:

风格气韵。

网络解释:

格致

  • 格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一个命题。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宋以后的儒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颇多分歧。程朱学派朱熹认为物心同理,欲明心中之理,不能仅靠反省,而应以格物为方法。近代亦称基础科学为格致学。
  • 字义分解
    读音:gé

    基本字义

    gé(ㄍㄜˊ)

    ⒈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⒉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⒊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⒋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⒌  击,打:格斗。格杀。

    ⒍  推究:格致。

    ⒎  树的长枝。

    ⒏  至,来:格于上下。

    ⒐  感通:格于皇天。

    ⒑  变革,纠正:格非。

    ⒒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case、metre

    造字法

    形声:从木、各声

    English

    pattern, standard, form; style

    读音:zhì

    基本字义

    致(緻)zhì(ㄓˋ)

    ⒈  送给,给予:致仕(退休)。致辞。致电。致力。致哀。致命。

    ⒉  招引,使达到:致病。致使。以致。专心致志。

    ⒊  样子,情趣:大致。别致。景致。兴(xìng )致。

    ⒋  细密,精细:致密。精致。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cause、deliver、devote、extend、delicate、fine、incur、send

    造字法

    形声:从攵、至声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