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爬犁爬犁的意思_解释_造句

li

爬犁

拼音 pá li 注音 ㄆㄚˊ ㄌ一ˊ 词性 名词
拼音 pá li 注音 ㄆㄚˊ ㄌ一ˊ
词性 名词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爬犁的意思
词语解释:

爬犁páli

(1) 〈方〉雪橇

sledge
引证解释:

⒈ 即雪撬。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赶一张二马爬犁,跟在大伙的后面,准备把没收的谷物和家具拉到农会去。”
周保中《少年英雄姜墨林》:“姜墨林命令战士们把马藏起来,准备爬犁。”

国语词典:

黑龙江结冰时在冰上行走的工具。即雪橇。也作「扒犁」。

词语翻译
英语
sledge
网络解释:

爬犁

  • 爬犁,又称扒犁、扒杆、雪橇、冰床、拖床、柁床,满语称为法喇。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中载:“法喇,似车无轮,似榻无足。覆席如龛,引绳如御。利行冰雪中,俗呼扒犁。以其底平似犁,盖土人为汉语耳。”形象地描述了爬犁的形制、构造,解释了得名的缘由、使用的环境场合等问题。爬犁制作简单,多用韧性较强的柞木、椴木、桦木和榆木。
  • 《黑龙江志稿》载:“制如冰床,而不拖铁条,屈木为辕,似露车座低,傍轮前有轭而高,驾以牛或马,走冰上如飞。亦可施帷幕衾绸以御寒。”简单说就是用两根一丈多长的木杆,一端用火烧烤,使其高高翘起,用作辕子。另一端触地平直的部分钉上横杆,加上支柱,做成车厢,可以坐人,也可以装货。有辕有底,无轮毂,靠两根光滑木杆在冰雪地上滑行。可以说,爬犁主要是针对东北地区冬季漫长,道路雪多冰厚这样的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便捷工具,特别是在山高林密,沟壑全被冰雪覆盖的地区,爬犁的使用更为广泛。东北有 “十一月,大冷天。跑爬犁,雪炮烟”这样的民谣,非常贴切。
  • 字义分解
    读音:pá

    基本字义

    pá(ㄆㄚˊ)

    ⒈  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虫类行走:爬行。爬虫(爬行动物)。爬泳。

    ⒉  攀登:爬高。爬升。爬山。往上爬(讽刺追求功名的人)。

    ⒊  搔:爬痒。爬搔(“搔”读轻声)。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imb、creep、grabble、shin、swarm

    造字法

    形声:从爪、巴声

    English

    crawl, creep; climb; scramble

    读音:li

    基本字义

    lí(ㄌ一ˊ)

    ⒈  耕地的农具:犁杖。犁铧。犁头。木犁。

    ⒉  用犁耕地:犁地。犁庭扫闾(喻彻底摧毁敌巢。亦称“犁庭扫穴”)。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furrow、plough、plough up

    造字法

    形声:从牛、利声

    English

    plow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