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寒木寒木的意思_解释_造句

hán

寒木

拼音 hán mù 注音 ㄏㄢˊ ㄇㄨˋ
拼音 hán mù 注音 ㄏㄢˊ ㄇㄨˋ
结构 (上下结构) (单一结构)
寒木的意思
词语解释:

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泛指寒天的树木。

木柴。

引证解释:

⒈ 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五十》:“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
刘孝标注:“夫冒霜雪而松柏不凋,此由是坚实之性也。”
《南齐书·孝义传赞》:“孝为行首,义实因心。白华秉节,寒木齐心。”
宋朱熹《伏读云台壁间秘阁郎中盘谷传丈题诗辄次元韵呈诸同游》:“只有空山无岁月,倚天寒木但苍然。”

⒉ 泛指寒天的树木。

南朝梁简文帝《登城诗》:“靡靡见虚烟,森森视寒木。”
唐寇泚《度涂山》诗:“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

⒊ 指木柴。

唐顾况《焙茶坞》诗:“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网络解释:

寒木 (中国作家)

  • 寒木,原名柴健龙,中国作家,201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马戏团里的猫》。著有长篇小说《困城之渐变》,发表在“榕树下”文学网。寒木极具思想,是文坛中老一辈作家、评论界寄予厚望的作家。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并在“安徽省青年作家联合会”担任委员。
  •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⒈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⒉  害怕:寒心。

    ⒊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cold、humble、poor、tremble

    相关字词

    热、暑、暖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ld, wintry, chilly

    读音:mù

    基本字义

    mù(ㄇㄨˋ)

    ⒈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⒉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⒊  棺材:棺木。

    ⒋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⒌  呆笨:木鸡。

    ⒍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⒏  姓。

    汉英互译

    numb、timber、tree、wood、woode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