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鸣銮鸣銮的意思_解释_造句

míng

luán

鸣銮

拼音 míng luán 注音 ㄇ一ㄥˊ ㄌㄨㄢˊ
拼音 míng luán 注音 ㄇ一ㄥˊ ㄌㄨㄢˊ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鸣銮的意思
词语解释: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引证解释:

⒈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文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鑾,容与徘徊。”
李善注:“《周礼》曰:巾车掌玉輅,以鑾和为节。 郑玄曰:鑾在衡,和在軾,皆以金铃也。”
吕延济注:“鑾,车上铃也。”
唐玄宗《早渡蒲津关》诗:“鸣鑾下蒲坂,飞旆入秦中。”
《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元王士熙《次霍状元接驾韵》:“词苑恩波供染翰,秋风岁岁候鸣鑾。”

国语词典:

天子王公出行。

网络解释:

鸣銮

  • 鸣銮,汉语词汇。
  • 拼音:míng luán
  • 释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
  • 出自《文选·班固<西都赋>
  • 字义分解
    读音:míng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⒈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⒉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⒊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⒋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ng、ring、sing、toll

    English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读音:luán

    基本字义

    銮(鑾)luán(ㄌㄨㄢˊ)

    ⒈  一种铃铛:銮铃。

    ⒉  古代帝王的车驾上有銮铃,故亦作帝王车驾的代称:銮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銮驾。銮舆。随銮。迎銮。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ells hung on horse; bells hung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