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荚蒾荚蒾的意思_解释_造句

jiá

荚蒾

拼音 jiá mí 注音 ㄐ一ㄚˊ ㄇ一ˊ
拼音 jiá mí 注音 ㄐ一ㄚˊ ㄇ一ˊ
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荚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植物名。是忍冬科,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落叶灌木。叶对生,夏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广卵形,深红色。树皮可制绳,果实红熟时可食,种子可榨油。

《重修证类本草·木·荚蒾》引《唐本草》:“荚蒾,叶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树。其子如溲疏,两两相并,四四相对,而色赤,味甘,煮树枝汁和作粥甚美,以饲小儿杀蚘虫,不入方用……盖檀、榆之类也,所在山谷有之。”

网络解释:

荚蒾

  • 荚蒾:荚蒾
  • 荚蒾:中药
  • 字义分解
    读音:jiá

    基本字义

    荚(莢)jiá(ㄐ一ㄚˊ)

    ⒈  豆科植物的长形果实,亦指狭长无隔膜的其他草木的果实:豆荚。荚果。皂荚。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egumen

    造字法

    形声:从艹、夹声

    English

    pods of leguminous plants; pods

    读音:mí

    基本字义

    mí(ㄇ一ˊ)

    ⒈  〔荚蒾〕一种灌木,红色核果可食,种子可榨油。

    统一码

    蒾字UNICODE编码U+84BE,10进制: 33982,UTF-32: 000084BE,UTF-8: E8 92 BE。

    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