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刀笔吏刀笔吏的意思_解释_造句

dāo

刀笔吏

拼音 dāo bǐ lì 注音 ㄉㄠ ㄅ一ˇ ㄌ一ˋ
拼音 dāo bǐ lì 注音 ㄉㄠ ㄅ一ˇ ㄌ一ˋ
结构 (单一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刀笔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刀笔吏dāobǐlì

(1)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pettifogger petty officials who draw up appeals,indictments ets.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刀笔”。

⒉ 指掌文案的官吏。

《战国策·秦策五》:“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
《汉书·张汤传》:“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位三公,无以塞责。”
金王若虚《臣事实办》:“萧何治未央宫事,论者不一……彼以刀笔吏监土木功,不能无过制者。”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牛马风尘,暂屈何忧,刀笔吏丞相根由;人笑駡,我不羞。”

⒊ 指讼师。

《扬州评话选·凤雏理事》:“耒阳县地方虽小,刀笔不少,有人做状词试验庞先生的堂断如何。”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十:“谁晓得严律师是个刀笔吏,一定是绍兴师爷。”

国语词典:

掌案牍的书吏。后世又用来指讼师。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

【近义词】刀笔老手、刀笔之吏

【语法】刀笔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痞。

刀笔吏 (词语)

  • “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自宋元后,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字义分解
    读音:dāo

    基本字义

    dāo(ㄉㄠ)

    ⒈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⒉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⒊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⒋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lchion、reamer、swor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nife; old coin; measure

    读音:bǐ

    基本字义

    笔(筆)bǐ(ㄅ一ˇ)

    ⒈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⒉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⒊  用笔写,写作的: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⒋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

    ⒌  像笔一样直:笔直。笔挺。笔陡。

    ⒍  量词,指钱款:一笔钱。

    ⒎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pen、stock、write

    造字法

    会意:从竹、从毛

    English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读音:lì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⒈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⒉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异体字

    • 吏

    汉英互译

    official

    造字法

    会意:从手、从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