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行卷行卷的意思_解释_造句

xíng

juàn

行卷

拼音 xíng juàn 注音 ㄒ一ㄥˊ ㄐㄨㄢˋ
拼音 xíng juàn 注音 ㄒ一ㄥˊ ㄐㄨㄢˋ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行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应试者于考前将自己的诗文写于卷轴内,呈给达官贵人冀求延誉介绍。
2.明代坊肆所刻举人中式的诗文。
引证解释:

⒈ 唐代习尚,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延誉,称为行卷。

唐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文尚不復作,况復能学人行卷耶?”
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人行卷》:“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为缄轴,録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
因也称士子于考试前所上显贵的诗文。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李播》:“播以郎中典蘄州,有李生携诗謁之, 播曰:‘此吾未第时行卷也。’”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谈丛二》:“唐士子应举,多遍謁藩镇、州郡丐脂润……至所干投行卷,半属讇词,概出贋剿。”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唐以诗文取士,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所以士子入京应试,也须豫先干谒名公,呈献诗文,冀其称誉,这诗文叫作行卷。”

⒉ 明代坊肆所刻举人中式的诗文。

清顾炎武《日知录·十八房》:“至﹝万历﹞乙卯以后,而坊刻有四种……曰行卷,则举人之作。”
清钮琇《觚賸·酒芝》:“﹝李太虚﹞因购吴(吴梅村 )行卷,携以北上,为延誉京师。”

国语词典:

古代应试者于考前将自己的诗文写于卷轴内,呈给达官贵人冀求延誉介绍。

网络解释:

行卷

  • 行卷,是古代科举习俗,可以简单称作一种科举文体。唐代,科举中的礼部试不糊名,糊名但用于考中后在吏部的释褐试。
  • 字义分解
    读音:xíng

    基本字义

    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他字义

    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异体字

    • ?
    • ?
    • ?
    • 行

    汉英互译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相关字词

    止、言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读音:juàn

    基本字义

    juàn(ㄐㄨㄢˋ)

    ⒈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⒉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⒊  考试用的纸:试卷。

    ⒋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其他字义

    卷(捲)juǎn(ㄐㄨㄢˇ)

    ⒈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⒉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⒊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book、coil、convolve、reel in、roll、tome、volume、wapped、winding、wrap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