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布政使布政使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èng

shǐ

使

布政使

拼音 bù zhèng shǐ 注音 ㄅㄨˋ ㄓㄥˋ ㄕˇ
拼音 bù zhèng shǐ 注音 ㄅㄨˋ ㄓㄥˋ ㄕˇ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使 (左右结构)
布政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职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也作「藩台」、「藩司」。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 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 直隶亦设, 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

国语词典:

职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也作「藩台」、「藩司」。

字义分解
读音:bù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⒈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⒉  古代的一种钱币。

⒊  宣告,对众陈述: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⒋  分散到各处: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⒌  流传,散播:布道。布施。

⒍  做出安排:布置。布景。布局。

⒎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cloth、fabric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读音:zhèng

基本字义

zhèng(ㄓㄥˋ)

⒈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⒉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⒊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⒋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government、politics

造字法

形声:从攵、正声

English

government, political affairs

使
读音:shǐ

基本字义

使shǐ(ㄕˇ)

⒈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⒉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⒊  让,令,叫:迫使。

⒋  假若:假使。即使。

⒌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employ、envoy、if、probe、send、use

造字法

形声:从亻、吏声

English

cause, send on a mission, order; envoy, messenger, ambassador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