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驳正驳正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èng

驳正

拼音 bó zhèng 注音 ㄅㄛˊ ㄓㄥˋ
拼音 bó zhèng 注音 ㄅㄛˊ ㄓㄥˋ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驳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驳正bózhèng

(1) 纠正错误

不妥之处,请驳正
refute and correc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駮正”。批驳纠正。

《后汉书·延笃传》:“篤论解经传,多所駮正,后儒服虔等以为折中。”
《隋书·柳雄亮传》:“尚书省凡有奏事, 雄亮多所驳正,深为公卿所惮。”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而给事中有所驳正,则先使诣执政禀议有异同,然后缴奏以闻。”
《清史稿·刑法志三》:“然明制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駮正。”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那时我见了‘流言’字样,曾经很愤然,立刻加以驳正。”

国语词典:

纠正错误。

网络解释:

驳正

  • 驳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ó zhèng,意思是纠正错误。
  • 字义分解
    读音:bó

    基本字义

    驳(駁)bó(ㄅㄛˊ)

    ⒈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驳。驳斥。驳倒(dǎo )。反驳。驳论。驳议。

    ⒉  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斑驳。驳杂。

    ⒊  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驳运。驳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refute、argue、barge、lighter

    造字法

    会意:从马、从爻

    English

    varicolored, variegated; mixed

    读音:zhèng

    基本字义

    zhèng(ㄓㄥˋ)

    ⒈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⒉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⒊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⒋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⒌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⒍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⒎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⒏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⒐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⒑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⒒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⒓  姓。

    其他字义

    zhēng(ㄓㄥ)

    ⒈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correctitude、just、positive

    相关字词

    反、邪、负、侧、歪、倒、副、偏

    造字法

    指事:上面是符号表示方向,下面是止(足)

    English

    right, proper, correct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