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白虎白虎的意思_解释_造句

bái

白虎

拼音 bái hǔ 注音 ㄅㄞˊ ㄏㄨˇ 词性 名词
拼音 bái hǔ 注音 ㄅㄞˊ ㄏㄨˇ
词性 名词
结构 (单一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白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野兽。
引证解释:

⒈ 白额虎。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驂马,杀之,心不乐。”
汉张衡《西京赋》:“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

⒉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汉贾谊《惜誓》:“苍龙蚴虬於左驂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
《后汉书·郎顗传》:“罚者曰白虎,其宿主兵。”
李贤注:“《天官书》曰:‘参为白虎……下有三星,曰罚,为斩艾之事。’故主兵。”
《封神演义》第七一回:“南分朱雀北玄武,东按青龙西白虎。”
清冯桂芬《释鹑》:“以鶉火为凤,方与苍龙、白虎、元武相称。”

⒊ 特指迷信传说中的凶神。

《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严敦易校注:“白虎,星命迷信里面的凶神。”
《协纪辨方书》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

⒋ 饰白虎图像的军旗。

《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陈澔集说:“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以为旗章。”
《吴子·治兵》:“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於下。”

⒌ 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参见“白虎观”。

《三辅黄图·汉宫》:“凤凰通光曲臺、白虎等殿。”
唐白居易《东南行》:“议高通白虎,諫切伏青蒲。”
黄葆桢《张星伯席上呈徐班侯先生》诗:“蟹行文字来瀛海,六籍笙簧白虎空。”

⒍ 古代杂伎中扮演的形象。

《魏书·乐志》:“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长趫、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

⒎ 石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石灰》。

⒏ 豆腐的别名。

清赵翼《儒餐》诗:“儒餐自有穷奢处,白虎青龙一口吞。”
自注:“俗以豆腐青菜为青龙白虎汤。”

国语词典:

神话传说中的野兽。

词语翻译
英语
White Tiger (the seven mansions of the west sky)​, (slang)​ hairless female genitalia
德语
haarlose weibliche Genitalien (S, vulg)​, Konstellation von 7 Sternen im westlichen Himmel (S)​, Symbol des Westens (S)​, weißer Tiger (S)​, Unglücksbringer
法语
tigre blanc
字义分解
读音:bái

基本字义

bái(ㄅㄞˊ)

⒈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⒌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⒎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⒏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⒐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⒑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⒒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⒓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⒔  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⒕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⒖  姓。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white

相关字词

黑、文、红、皂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读音:hǔ

基本字义

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 俿
  • ?

汉英互译

tig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