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寒痹寒痹的意思_解释_造句

hán

寒痹

拼音 hán bì 注音 ㄏㄢˊ ㄅ一ˋ
拼音 hán bì 注音 ㄏㄢˊ ㄅ一ˋ
结构 (上下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寒痹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指关节疼痛而皮肤表面无红﹑热等症状的病。也叫痛痹。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指关节疼痛而皮肤表面无红、热等症状的病。也叫痛痹。

国语词典:

病名。中医指关节疼痛或肿大等症状的疾病。也作「痛痹」。

网络解释:

寒痹

  • 寒痹
  • 病名。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痹证。《灵枢·贼风》:“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随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灵枢·寿夭刚柔》:“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证,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定痛丸加羌活、桂枝,或选用五积散、芎附汤加减。痛甚者,用五灵散;《内经》并有火焠、药熨等法。又《张氏医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中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此说易引起概念之混淆,聊备一说。 
  •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⒈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⒉  害怕:寒心。

    ⒊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cold、humble、poor、tremble

    相关字词

    热、暑、暖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ld, wintry, chilly

    读音:bì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⒈  〔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⒉  〔麻痹〕见“麻”。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疒、畀声

    English

    paralysis, numbnes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