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月桂月桂的意思_解释_造句

yuè

guì

月桂

拼音 yuè guì 注音 ㄩㄝˋ ㄍㄨㄟˋ
拼音 yuè guì 注音 ㄩㄝˋ ㄍㄨㄟˋ
结构 (单一结构) (左右结构)
月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月桂yuèguì

(1) 一种月桂属植物(Laurus nobilis),常绿乔木,叶长椭圆形,薄革质,花小、黄色、簇生、雌雄异株,原产地中海

laurel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里的月中桂树。亦借指月亮、月光。参见“月中桂”。

南朝梁元帝《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暉。”
《初学记》卷一引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诗》:“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
一本作“桂月”。 前蜀杜光庭《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伏愿皇帝明齐月桂,寿比天榆。”
《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⒉ 比喻登第、登科。参见“月中桂”。

唐李潜《和主司王起》:“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
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宋梅尧臣《送王秀才归建昌》诗:“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

⒊ 岩桂的一种。常绿乔木,叶互生,花时常不绝,带黄色,伞形花序,浆果小,卵形,暗紫色。供观赏,叶子可作香料。又名天竺桂。参阅《广群芳谱·花谱十九·岩桂》。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月桂叶如桂花,浅黄色,四瓣,青蕊,花盛发如柿叶蔕稜,出蒋山。”
宋陆游《九月初作》诗:“两丛月桂门前买,自下中庭破緑苔。”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天竺桂》:“此即闽、粤、浙中山桂也,而台州天竺最多,故名。大树繁花,结实如莲子状。 天竺僧人称为月桂是矣。”

国语词典:

植物名。樟科月桂树属,常绿乔木。参见「月桂树」条。

词语翻译
英语
laurel(Laurus nobilis)​, bay tree, bay leaf
德语
Echter Lorbeer (S)​
法语
laurier
网络解释:

月桂 (樟科月桂属植物)

  • 月桂(Laurus nobilis) 樟科月桂属的一种,为亚热带树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小花淡黄色。核果椭圆状球形,熟时呈紫褐色。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
  • 月桂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短期低温(-8℃)。原产地中海一带,中国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及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
  • 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为“赞美”,罗马人视之为智能、护卫与和平的象征。所以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的人,都会受赠一顶月桂编成的头环,而“桂冠诗人”的意象,也正是由这个典故衍生出来的。人们也常将月桂树与医疗之神阿波罗联想在一起。
  • 月桂 (汉语词汇)

  • 月桂,汉语词汇。
  • 拼音:yuè guì
  • 释义:1、植物名。樟科月桂树属,常绿乔木。2、神话传说中的月中桂树。亦借指月亮。3、旧称登科为折桂,其後因月中有桂,故亦称为「月桂」。
  • 字义分解
    读音:yuè

    基本字义

    yuè(ㄩㄝˋ)

    ⒈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⒉  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⒊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⒋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月琴。

    ⒌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月子。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Diana、Luna、mo.、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读音:guì

    基本字义

    guì(ㄍㄨㄟˋ)

    ⒈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桂剧。桂系军阀。

    ⒉  〔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⒊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aurel

    造字法

    形声:从木、圭声

    English

    cassia or cinnamo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