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伏臈伏臈的意思_解释_造句

伏臈

拼音 fú là 注音 ㄈㄨˊ ㄌㄚˋ
拼音 fú là 注音 ㄈㄨˊ ㄌㄚˋ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伏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
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引证解释:

⒈ 见“伏腊”。

字义分解
读音:f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⒈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⒌  隐藏:伏兵。埋伏。

⒍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读音:là

基本字义

là(ㄌㄚˋ)

⒈  古同“腊”:“残臈生春序,愁霖逼岁昏。”

其他字义

gé(ㄍㄜˊ)

⒈  〔臈胆〕肥胖的样子。

English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