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公族公族的意思_解释_造句

gōng

公族

拼音 gōng zú 注音 ㄍㄨㄥ ㄗㄨˊ
拼音 gōng zú 注音 ㄍㄨㄥ ㄗㄨˊ
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公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诸侯或君王的同族。指公族大夫。
引证解释:

⒈ 诸侯或君王的同族。

《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
毛传:“公族,公属。”
郑玄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
《汉书·刘歆传》:“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
《隋书·嗣王集传》:“帝不忍加诛,乃下詔曰:‘……虽復王法无私,恩从义断,但法隐公族,礼有亲亲。’”
《明史·镇平王有爌传》:“﹝朱有爌﹞又採歷代公族贤者,自夏五子迄元太子真金百餘人,作《贤王传》若干卷。”
章炳麟《秦政记》:“六国公族散处閭巷之间, 秦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族之欲復其宗庙,情也。”

⒉ 指公族大夫。

《左传·宣公二年》:“自是晋无公族。”
杜预注:“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

国语词典:

诸侯的同族。

词语翻译
德语
Gongzu (Eig, Fam)​
网络解释:

公族

  • 公族:西周始置。为朝廷大臣,掌君王贵族内部事务。《番生簋》谓王令兼司公族、卿事寮、太史寮。《毛公鼎》谓王令兼司公族与“三有司”,足见公族地位之高。《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郑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春秋时晋国设公族大夫,晋悼公时荀家、荀会、栾懕为公族大夫,见《左传·成公十八年》和《国语·晋语七》。杜预注:“公族大夫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按其他资料来理解,公族应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官衔。
  •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

    基本字义

    gōng(ㄍㄨㄥ)

    ⒈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⒋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⒎  雄性的:公母。公畜。

    ⒏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⒐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fair、general、impartial、public、father

    相关字词

    母、私、婆

    造字法

    会意:从八、从厶

    English

    fair, equitable; public; duke

    读音:zú

    基本字义

    zú(ㄗㄨˊ)

    ⒈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⒉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⒊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⒋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⒌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⒍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⒎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a group of thing with common features、clan、family、race、strain

    造字法

    会意:箭矢射向大旗,表聚集

    English

    a family clan, ethnic group, trib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