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书院书院的意思_解释_造句

shū

yuàn

书院

拼音 shū yuàn 注音 ㄕㄨ ㄩㄢˋ 词性 名词
拼音 shū yuàn 注音 ㄕㄨ ㄩㄢˋ
词性 名词
结构 (单一结构) (左右结构)
书院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院shūyuàn

(1) 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引证解释:

⒈ 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 玄宗开元六年,乾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辑经籍、搜求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四,《新唐书·艺文志一》、《百官志二》、《张说传》。

⒉ 宋至清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 宋代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四大书院; 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 明清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 清光绪二十七年后,改全国省、县书院为学堂,书院之名遂废。参阅宋王应麟《玉海·宋朝四书院》、 宋洪迈《容斋三笔·州郡书院》、《元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国语词典:

旧时私人教学读书的场所。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为我国书院设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网络解释:

书院 (传统教育机构)

  •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
  • 书院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读音:shū

    基本字义

    书(書)shū(ㄕㄨ)

    ⒈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⒉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⒊  文件:证书。说明书。

    ⒋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⒌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⒍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⒎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book、letter、script、write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聿、者声

    读音:yuàn

    基本字义

    yuàn(ㄩㄢˋ)

    ⒈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院墙。庭院。

    ⒉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院。医院。戏院。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a designation for certain government offices and public places、compound、courtyard、yard

    造字法

    形声:从阝、完声

    English

    courtyard, yard, court; school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