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椶笠椶笠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ōng

椶笠

拼音 zōng lì 注音 ㄗㄨㄥ ㄌ一ˋ
拼音 zōng lì 注音 ㄗㄨㄥ ㄌ一ˋ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椶笠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棕和竹篾编成的帽子。用以遮雨或遮阳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棕笠”。用棕和竹篾编成的帽子。用以遮雨或遮阳等。

明杨焯《秋日郊居》诗:“云衫染棕笠,松麈挂柴车。”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衷(邾)棕反切文义》:“﹝王褒﹞《僮约》云:‘雨坠如注瓮,披薜戴子公。’……今案子公乃椶字两合音,言披蓑戴椶笠也。”

网络解释:

椶笠

  • 椶笠,读音为zōng l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用棕和竹篾编成的帽子。
  • 字义分解
    读音:zōng

    基本字义

    zōng(ㄗㄨㄥ)

    ⒈  同“棕”。

    异体字

    • ?

    English

    palm tree

    读音:lì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⒈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dǒu )笠。竹笠。草笠。

    ⒉  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笠盖。笠覆。

    异体字

    • 笠

    汉英互译

    a large bamboo hat

    造字法

    形声:从竹、立声

    English

    bamboo hat; bamboo covering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