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斯榆斯榆的意思_解释_造句

斯榆

拼音 sī yú 注音 ㄙ ㄩˊ
拼音 sī yú 注音 ㄙ ㄩˊ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斯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斯褕'。
汉代西南地区部落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斯褕”。 汉代西南地区部落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卭、筰、冄、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北周王褒《上庸公陆腾勒功碑》:“板楯酋豪, 斯褕君长。”

网络解释:

斯榆

  • 斯榆,又作“斯褕”、“徙榆”。古代西南民族。汉代时活动于蜀郡徙县(今四川天全)。魏晋时越巂郡邛都县(今四川西昌)亦有该族分布。
  • 字义分解
    读音:sī

    基本字义

    sī(ㄙ)

    ⒈  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⒉  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⒊  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⒋  古同“厮”,卑贱。

    ⒌  古同“澌”,尽。

    ⒍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this

    造字法

    形声:从斤、其声

    English

    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读音:yú

    基本字义

    yú(ㄩˊ)

    ⒈  落叶乔木,实扁圆,木材坚实,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榆荚。榆钱儿(即“榆荚”,像小铜钱)。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为黏剂)。榆塞(古称边塞植榆,故称边塞为“榆塞”)。桑榆暮景。

    ⒉  姓。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木、俞声

    English

    elm tre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