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纳牖纳牖的意思_解释_造句

yǒu

纳牖

拼音 nà yǒu 注音 ㄋㄚˋ 一ㄡˇ
拼音 nà yǒu 注音 ㄋㄚˋ 一ㄡˇ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纳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
引证解释:

⒈ 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

《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程颐传:“纳约,谓进结於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人臣以忠信善道结於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
《明史·郑履淳传》:“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
清黄宗羲《汪硕公墓表》:“其於经世之曲折,奏对之详明,纳牖扬庭,寂然无一可指。”

网络解释:

纳牖

  • 纳牖,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言自通明之处。
  • 字义分解
    读音:nà

    基本字义

    纳(納)nà(ㄋㄚˋ)

    ⒈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⒉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⒊  享受:纳福。纳凉。

    ⒋  缴付:纳税。

    ⒌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⒍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ept、admit、receive

    相关字词

    缴、出、吐

    造字法

    形声:从纟、内声

    English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读音:yǒu

    基本字义

    yǒu(一ㄡˇ)

    ⒈  窗户:牖户。蓬牖茅椽。

    异体字

    • ?

    造字法

    会意:从片、从户、从甫

    English

    window; lead enlightenment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