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屈轶屈轶的意思_解释_造句

屈轶

拼音 qū yì 注音 ㄑㄨ 一ˋ
拼音 qū yì 注音 ㄑㄨ 一ˋ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屈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
2.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屈佚草”。亦称“屈草”。

⒉ 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

汉王充《论衡·是应》:“屈軼,草也。安能知佞?”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尧时有屈佚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
南朝齐谢朓《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屈草戒諛,阶蓂纪日。”
唐李咸用《读修睦上人歌篇》诗:“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軼佞则指。”
唐苏味道《赠封御史入台》诗:“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霏。”
章炳麟《原儒》:“屈軼指佞, 黄帝骑龙。”

⒊ 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

《旧唐书·袁高薛存诚等传赞》:“唯袁与薛,人中屈軼。”
清钱谦益《南京江西道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国为之耸观。”

网络解释:

屈轶

  • 屈轶:汉语词汇
  • 屈轶:清代藏书家
  • 屈轶 (汉语词汇)

  • 屈轶亦作“屈佚”,亦称“指佞草”,“屈草”,“佞枝”。传说中瑞草名。太平盛世生于帝庭,主指佞人,佞人入朝此草指之。
  • 字义分解
    读音:qū

    基本字义

    qū(ㄑㄨ)

    ⒈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⒉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⒊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⒋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⒌  姓。

    异体字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bend、bow、injustic、subdue、submit、w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尸、出声

    English

    bend, flex; bent, crooked; crouch

    读音:yì

    基本字义

    轶(軼)yì(一ˋ)

    ⒈  超过:轶伦(超过同辈)。轶才(出众的才能)。轶材(不平凡的人才)。

    ⒉  散失:轶事。轶闻。

    ⒊  古同“溢”,充满而流出。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车、失声

    English

    rush forth; surpass, excel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