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仪狄仪狄的意思_解释_造句

仪狄

拼音 yí dí 注音 一ˊ ㄉ一ˊ
拼音 yí dí 注音 一ˊ ㄉ一ˊ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仪狄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 2.用为酒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

《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絶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赵整》:“祕书侍郎整以坚颇好酒,因为《酒德之歌》,乃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 杜康妙识, 仪狄先知。 紂丧殷邦, 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⒉ 用为酒的代称。

《平山冷燕》第一回:“君尽臣欢,尊本朝故事,敕赐赋《醉学士之歌》;臣感君恩,择前代良謨,慷慨进疎仪狄之戒。”

国语词典:

相传夏禹时善于制酒的人。

网络解释:

仪狄

  • 仪狄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虞舜的后人。在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刘向的《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均有仪狄造酒的记载。
  • 字义分解
    读音:yí

    基本字义

    仪(儀)yí(一ˊ)

    ⒈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⒉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⒊  礼物:贺仪。谢仪。

    ⒋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⒌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⒍  姓。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appearance、bearing、ceremony、instrument、present

    造字法

    形声:从亻、义声

    English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读音:dí

    基本字义

    dí(ㄉ一ˊ)

    ⒈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⒉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⒊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⒋  有力的麋鹿。

    ⒌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⒍  姓。

    造字法

    形声:从犭、火声

    English

    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 surnam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