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肥遗肥遗的意思_解释_造句

féi

肥遗

拼音 féi yí 注音 ㄈㄟˊ 一ˊ
拼音 féi yí 注音 ㄈㄟˊ 一ˊ
结构 (左右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肥遗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鸟名。
蛇名。
引证解释:

⒈ 鸟名。

《山海经·西山经》:“﹝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鶉,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癘,可以杀虫。”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肥遗鸟》:“肥遗似鶉,其肉已疫。”

⒉ 蛇名。

《山海经·北山经》:“﹝浑夕之山﹞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晋张华《博物志》卷十:“华山有蛇名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肥遗蛇》:“肥遗为物,与灾合契。”

网络解释:

肥遗

  • 肥遗是中国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旱魃之兆。出自《山海经》。共有三种,两蛇一鸟。据说肥遗是一种居住在浑夕山山麓的怪蛇,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大旱。 也有传说称肥遗是一种黄色的鹌鹑大小的鸟,喙是红色的,据说吃了肥遗能够治病、防止寄生虫。
  •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璭(wei),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肥璭是一种居住在太华山的怪蛇,六足四翼。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大旱。.
  •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这种肥遗是居住在浑夕山,一个头两个身子。出现的地方的国家会有大旱。
  • 肥遗鸟是一种黄色的鹌鹑大小的鸟,喙是红色的,据说吃了肥遗能够治病、防止寄生虫。《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䰷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䉋,兽多㸲牛、羬羊。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 字义分解
    读音:féi

    基本字义

    féi(ㄈㄟˊ)

    ⒈  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职)。肥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肥马轻裘。

    ⒉  土质含养分多的:肥沃。肥美(a.肥沃;b.肥壮、丰美)。

    ⒊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肥料。肥力。

    ⒋  使田地增加养分:肥田。

    ⒌  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肥大。肥瘦儿。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fat、large、loose、rich

    相关字词

    胖、沃、瘦、薄

    造字法

    会意:从月、从巴

    English

    fat, plump, obese; fertile

    读音:yí

    基本字义

    遗(遺)yí(一ˊ)

    ⒈  丢失:遗失。遗落。

    ⒉  漏掉:遗忘。遗漏。

    ⒊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⒋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⒌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⒍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⒎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⒏  抛弃:遗弃。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leave behind、lose、omit

    造字法

    形声:从贵、辶声

    English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